2024年芭薇股份研究报告:护肤化妆ODM龙头专业检测为利基,合作众多知名品牌

2024年芭薇股份研究报告:护肤化妆ODM龙头专业检测为利基,合作众多知名品牌

1、 公司:护肤品 ODM 龙头企业,2024Q1-Q3 营收+50%

1.1、 产品梳理:护肤系列为主要收入来源,拥有独立检测资质

公司是一家具备护肤、面膜、洗护、彩妆等多品类化妆品生产能力,拥有化妆 品独立检测资质,工艺及技术储备领先,集产品策划、配方研发、规模化生产、功 效检测于一体的化妆品品牌客户服务商。 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护肤类、面膜类、洗护类、彩妆类四大类别,此外, 公司通过子公司悠质检测开展化妆品检测业务。营收占比上来看,护肤系列为公司 的主要营收来源,2023年营收占比为89.19%;其次为面膜收入的5.22%、洗涤类2.66%、 彩妆类 2.15%、检测 0.60%。

1.1.1、 护肤类(除面膜):2023 年营收占比 89.19%,毛利率提升至 33.61%

护肤品(除面膜)主要是指用于面部皮肤清洁、保养、护理所使用的日用化学 产品,起到皮肤清理、防护、滋养的作用。公司护肤类产品主要包括:护肤精华、 美白精华、洁面乳、面霜、眼霜等。

营收上,护肤系列产品 2023 年实现营收 4.18 亿元,同比增长 13.19%,收入规 模及营收占比逐年提升,是公司主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 年以来,公司助力客户打 造销量爆品,2021 年朵拉朵尚品牌、2021 年及 2022 年仁和匠心品牌、2022 年及 2023 年 1-6 月广州蜚美的 SKINTIFIC 品牌相关护肤品 ODM 数量及收入规模放量增长, 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的 HBN 品牌相关护肤品 ODM 数量及收入规模增长,带动 公司护肤品(除面膜)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24H1,公司护肤品系列营收 2.41 亿元,同比增长 25.64%。 盈利能力上,公司 2020 年以来毛利率逐年提升,自 2020 年的 29.58%提升至 2023 年的 33.61%。2023 年公司江高自有智能化工厂集中生产优势继续增强,较 2022 年 同期减少清湖老厂外租厂房租金,及减少机物料消耗、电费,最大品类护肤品(除 面膜)的收入增长同时,单位制造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 2.75 个百分点。2024H1, 由于客户结构变化,护肤品毛利率下降 7.02 个百分点。

1.1.2、 面膜类:2023 年营收占比 5.22%,毛利率较平稳 2023 年为 38.29%

面膜类产品是指涂抹或敷贴于人体皮肤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清洗或保留, 起到清洁、保湿、美白、抗皱、舒缓等作用的日用化学品。 公司面膜产品主要包括凌博士、伊肤泉、谷雨、丸美、朵拉朵尚等品牌。

营收上,公司面膜收入2020-2022年相对比较稳定,分别为5,079.40万元、5,347.85 万元、5,301.75 万元,2023 年公司面膜类客户有所减少,因此营收有所下降,2023 年公司面膜收入 2444.49 万元,同比下降 53.89%。2024H1 面膜营收 902.30 万元,同 比下滑 25.54%。 盈利能力上,2022 年以来公司面膜产品毛利率基本平稳,2023 年公司面膜产品 毛利率为 38.29%。虽然新增面膜自动装盒机,但仍不及 2022 年规模化产量下的生产 效率,毛利率小幅下降 0.67 个百分点。2021 年公司面膜产品毛利率略有下滑主要为 面膜平均单价较 2020 年下降。2024H1, 由于客户结构变化及产量下降,面膜产品毛 利率下降 21.46 个百分点。

1.1.3、 洗护类:合作联合利华、和风雨、极男品牌,2023 年毛利率 30.70%

洗护类产品是指针对身体清洁、保养及头发的清洁、保养、护理、造型等所使 用的日用化学品。公司洗护类产品主要包括:沐浴露、洗发水等。

营收上,洗护类产品 2021 年洗护产品收入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联合利华、和 风雨、极男品牌相关洗护产品 ODM 数量及收入规模的增长。2023 年洗护类产品营 收为 1248.84 万元,同比下滑 16.66%。2022 年及 2023 年洗护产品收入规模下降,主 要原因系和风雨、极男品牌相关洗护产品 ODM 数量及收入规模下降。 盈利能力上,公司 2023 年因为洗护类客户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提升 13.21 个百 分点,达到 30.70%。

1.1.4、 彩妆类:合作凡士林、力士、舒耐等品牌,2023 年营收 1008.19 万元

彩妆类产品是指用于涂抹、遮盖、修饰妆容,需要后续卸妆和清洁的日用化学 产品。公司彩妆及其他产品主要包括唇膏、口红、眼影等彩妆产品及磨砂膏、香体 膏等身体护理产品,涉及主要品牌包括凡士林、力士、舒耐等。

营收上,公司 2020-2023 年彩妆类营收在 800-1600 万元内波动,在营收中占比 相对较低。2023 年彩妆类营收规模为 1008.19 万元;2024H1 彩妆类产品实现营收 727.27 万元,同比增长 121.55%。 盈利上,由于公司彩妆规模相对较小,2021 年的产品结构中,部分产品由于生 产工艺相对复杂,所投入的人工费用及制造费用较多,毛利率较低。2022 年公司减 少部分低毛利产品的销售,影响 2022 年公司彩妆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略有提高。 2024H1,由于彩妆产品产销量增长明显,彩妆产线效率提升,毛利率上涨 16.9 个百分点。

1.1.5、 检测服务:悠质检测为化妆品品牌商提供服务,2023 年毛利率为 26.18%

公司检测业务收入通过子公司悠质检测为化妆品品牌商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产生 的,悠质检测拥有检测仪器设备数量高达 200 多台/套,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测试、禁 限用物质检测、微生物管控、功效评价、安全性实验等。

营收上,公司检测营收 2021 年增速较大,营收达到 648.87 万元;2023 年营收 280.20 万元,在总营收中占比相对较低。因化妆品新法规在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 施,化妆品功效检测收入成为公司检测业务收入的重要增长源,2021 年及 2022 年功 效检测需求增加,收入规模相对较高;随着功效检测方法的多样化,检测业务单价 有所降低,同时由于公司客户及单品的逐渐聚焦,检测业务需求有所下降,综合导 致 2023 年检测业务收入降低。2024H1,公司检测业务营收 214.31 万元,同比增加 48.95%。

盈利能力方面,2022 年检测成本增长,主要是受客户需求变动影响,检测费用 及检测所耗用材料有所增长,毛利率有所下滑。2023 年毛利率回升至 26.18%;2024H1, 检测业务毛利率 25.52%。

1.2、 发展历程:国内化妆品品牌客户服务领先企业

芭薇股份作为国内化妆品品牌客户服务商领先企业,致力于为品牌商提供策划、 设计、研发、生产、品质控制、代订包材、检测备案一体的服务,并形成了领先的 研发能力、卓越的检测实力、先进的智能化制造模式。 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2年被评为中国化妆品OEM 十大质量领先品牌,2016 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7 年荣登中国高科技高成长 50 强榜单,2020 年获得年度爆品工厂称号。2023 年获得广州市“隐形冠军”企业与一 带一路总商会优秀合作企业。2024 年,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成立以来,公司不断从研发技术、智能制造、产品质量认证等多个维度提升化 妆品生产实力,取得了 GMPC、ISO22716 等一系列化妆品生产规范认证,2017 年通 过国家 CNAS 实验室认可,2019 年通过了屈臣氏、迪士尼、联合利华审厂。2021 年 芭薇创新中心&智慧工厂正式投产运营。2022 年获得广东省化妆品协会-科学进步奖。

芭薇股份引入 5G 智能应用及智能化设备,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模式升级,智 能质造推动质量管理变革创新;单线生产线效率较原来提升了 1.5 倍~2 倍,已实现 研、检、产、供、销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构建和实施了“双数双智”全生命周期质 量管理模式,保质保量满足市场大批量快速交付需求。 同时,芭薇股份还启动了 AI 美妆大模型打造美妆创意产业生态链,实现数据打 通,整合研发端数据与检测端数据的并行,带来科研技术、原料创新与功效检测数 据的结合,赋能生产提高工作效率。2024 年,为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 究,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美妆数字产业集群,芭薇股份率先布局未来,携手 九鑫智能,开启全新的 AI 智能管理新篇章。

股权方面,公司实控人为董事长冷群英、刘瑞学。2023 年 11 月 1 日,冷群英、 刘瑞学与冷智刚、单楠、刘瑞杰、白云美妍、芭薇有限合伙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冷群英直接持股数量为 1935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22.55%; 刘瑞学直接持股数量为 1080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12.59%。

高管方面,实控人冷群英任公司总经理,陈彪、冷智刚为公司副总经理,都在 相关领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

参控子公司上,截至 2024 年 3 月 19 日,芭薇股份共有 13 家控股子公司、4 家 参股公司。

1.3、 商业模式:营收 97%以上为 ODM 模式,产能利用率保持 80%以上

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为化妆品品牌商提供产品策划、配方研发、规模化生产、功 效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以配方研发、工艺改进为核心驱动力,依托完备的智 能制造及产品检测体系,为品牌商提供高效的新品上市服务方案,为市场提供满足 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新零售时代下,电商渠道发展势头迅猛,许多新锐国产化妆品品牌打破了传统 化妆品品牌的运营模式,通过精准营销,迅速打开市场。公司定位为化妆品品牌客 户服务商,除了对外输出从新品配方研发到功效检测的全流程服务以外,还能根据 品牌方的市场定位及渠道特点,针对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画像,定向推介特色配方, 与品牌方一起打造“爆款”。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通用基质原料和添加剂,原材料主要包括添加剂、保 湿剂、表面活性剂、油脂、防腐剂、增稠剂等。公司根据客户的不同营销策略和功 效需求,进行配方研发,生产加工非标准化的产品,不同产品所用原材料类别以及 原材料用量上存在差异。此外,公司根据客户对产品内包装及外包装的要求,采购 瓶子、膜布膜袋、彩盒标贴等包装材料。 占比金额上,包装材料、添加剂为公司主要采购原材料,2022 年的采购额在原 材料中占比分别为 37.74%、29.55%。

采购金额占比来看,公司 2022 年、2023H1 前五大供应商年度采购金额占比分 别为 27.45%、41.19%,不存在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况。

生产上,公司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能够根据品牌商对产品的功效要求,结合 功效配方设计,完成工艺控制、规模化生产、产品检测等系列生产环节。公司采取 自主生产为主、外协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公司所生产的产品配方均由公司自主研 发完成。 根据产品贴牌的不同,自主生产可分为 ODM 模式及 OBM 模式。ODM 模式下, 公司完成料体乳化、灌装及包装等生产工序后,冠以品牌商名称、商标,完成对品 牌厂商的产品销售。OBM 模式下,公司使用自有品牌对外销售。公司产品无质量问 题不予退货,公司不承担产品终端滞销的风险。 2020-2023H1,公司产能与产量都在逐年上升,产能利用率保持在 80%以上,2023H1 为 82.41%;同时产量也在逐年上升,2022 年销量达到 9463.76 吨,对应的产 销率为 96.17%。

订单履行部根据生产排期及工序重要性,制定外协生产计划,少量包装、叠膜、 辐照等流程委外进行加工。 公司委外加工费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在2020-2023H1呈现小幅下降趋势,2022 年委外加工费为 451.59 万元,占比为 1.42%。

销售方面,公司销售模式为直接销售模式,以线下销售为主。其中,线下销售 主要通过行业展会、存量客户转介绍、集中客户拜访等方式开拓市场;线上销售主 要通过电商 B2B 平台(阿里国际站)、抖音、TikTok 等渠道进行推广。 ODM 模式下,公司产品直接销售给化妆品品牌商。销售部根据市场产品趋势、 客户对产品的功效需求及目标消费群体的画像,结合行业数据、市场调研结果、同 行业竞品分析,向化妆品品牌商推介公司的产品服务方案。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 框架协议,就配方研发、产品质量、物流运输、订单交付方式、结算方式等方面作 出约定。而关于产品型号、规格等具体事项由公司与客户根据实际情况在框架协议 条件下另行协商确认,具体产品数量、价格以经双方确认的订单为准。

OBM 模式下,公司对外销售自有品牌产品。 公司以 ODM 模式销售为主,营收占比在 2020-2023H1 期间保持在 97%以上, OBM 占比略有提升,自 2020 年的 0.32%提升至 2023H1 的 0.93%。

1.4、 财务分析:2023 年营收增至 4.69 亿元,毛、净利率为 33%、9%

公司凭借优质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快速稳定的生产交付能力,为客户实现终端市 场的开拓以及品牌销量的增长,从而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营收方面,2018-2023 年 公司营业收入均保持较好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 15.24%。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4.69 亿元,同比增长 2.02%;2024Q1-Q3 公司实现营收 4.71 亿元,同比增长 50%。

利润方面,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4,115.92 万元,同比增长 8.20%,2018-2023 年复合增长率为 14.07%。2024Q1-Q3 实现归母净利润 2,905.17 万元,同比下滑 5.70%。 毛利率、净利率波动相对较小,近五年内毛利率维持在 30%-35%区间内。2023 年毛 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3.19%、8.85%。

公司销售费用基本随着营收增长而增长,销售费用率波动较小,2022 年有小幅 下降,2023 年回升至 8.29%。销售费用率 2022 年出现下降,主要因为宏观环境的不 利影响,业务人员出差较少,业务差旅费用、展会及宣传费下降,2023 年积极开拓 业务,销售费用率有所回升。 2021-2023 年,公司管理费用逐年上升,管理费用率基本较为稳定,2023 年管理 费用率为 7.77%。

公司 2022 年研发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由于搬入江高创新工厂租赁费用 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研发项目聚焦,精简了部分基础研发人员,材料、检测以及咨 询费发生额减少,2023 年研发费用率为 5.85%。 2021年公司的财务费用率相比于2020年的0.05%有一定程度增长,达到1.18%, 主要由于公司存在借款利息资本化,存在在建工程转固的情况,因此财务费用比率 存在一定的波动。

2、 行业:新兴化妆品品牌推动代工发展,生产企业数量提升

2.1、 行业解析:大部分化妆品品牌企业选择代工生产

根据《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定义,化妆品是指作用于人体面部、皮肤、毛发、 口腔等人体部位起到清洁、保护、保养和美化作用的日用化学工业品,通常以涂覆、 揉擦或喷洒等方式施于人体不同部位,有令人愉快的香气,使容貌整洁,增加魅力。 由于化妆品的范围很广,产品丰富多样,化妆品分类方法众多。按照功能不同,行 业内通常将化妆品分成护肤品、洗护产品、彩妆、香氛香水及其他这五大类别。

公司业务属于化妆品制造业,上游主要为化工企业等原材料提供商、包装设计 与生产企业,下游为品牌商与渠道商。

(1)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包材供应商

化妆品原材料供应商多为化工企业,提供化妆品生产所需的有效成分、表面活 性剂、香料香精等基础原料。 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多为塑料、玻璃等,高品质的包装设计可有效增加化妆品产 品销售附加价值,利于产品市场推广。

(2)中游:化妆品制造商

化妆品制造商是整个产业链体系运营的基础,根据化妆品生产模式不同,化妆 品制造商可分为专业的 OEM/ODM 代工厂商和品牌自主生产商。现阶段,因自建工 厂前期投资成本高、设备和研发投入较多,大部分的化妆品品牌企业都选择代工生 产厂商完成产品生产制造,知名代工厂商有科丝美诗、诺斯贝尔、嘉亨家化、芭薇 股份等。

(3)下游:品牌商及渠道商

化妆品行业内品牌端参与者众多,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已存在不少具有广泛知 名度的品牌商。由于品牌商掌握化妆品的定价权,盈利水平在产业链中最高。化妆 品的销售渠道包括电商、百货、商超、化妆品专营店等。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 速,消费者逐渐养成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习惯。

品牌商对制造商存在偏好以及一定依赖性。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功效 性的需求不断迭代升级,打造长盛不衰的“爆款”难度不断提高。对于化妆品品牌 商,特别是新兴品牌及初创品牌而言,弱化研发、生产及检测环节的投入,转而以 市场营销、品类选择、消费者引流及流量转化为核心的“品牌运营”正逐渐成为化 妆品品牌商的经营核心。品牌商对化妆品制造商,特别是具备新品研发、规模化生 产、功效检测等系统服务的化妆品制造商,存在更高的偏好及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2.2、 行业趋势:化妆品备案监管政策趋严,代工生产行业壁垒提升

化妆品生产通常可分为自主生产和代工生产两种模式,其中,代工生产是由制 造方负责生产、提供人力及场地,采购方负责销售的生产方式。化妆品代工企业的 发展与下游化妆品消费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洗护用品市场率 先发展起来,带动一批本土洗护用品代工企业的设立;2000 年以后,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消费者对护肤品的需求日益提升,诸多本土护肤品代工企业 迎来蓬勃发展期;近年来,我国彩妆消费逐步流行,成为推动我国化妆品行业增长 的重要品类之一,本土彩妆代工企业逐渐出现。 随着我国化妆品行业迅速发展,行业监管力度也持续加强,近年来国家相关部 门颁布的一系列化妆品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弥补化妆品行业生产、经 营过程中的漏洞。其中,《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 规范》《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新规通过对 原料供应、品牌生产/代工、产品注册/备案、销售及上市后监督等环节进行规范化要 求,防控风险、落实责任,为化妆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作为化妆 品生产企业,上述法规政策的出台及变动对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 售等环节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行业规模:2025 年我国代工规模有望超 600 亿,护肤品为最大品类

伴随经济环境上行以及消费信心提升,全球化妆品市场有望恢复持续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个人容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护 肤、彩妆等类别化妆品在消费者群体间的渗透力提升,带动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如今化妆品行业已经发展成为消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 Statista 的统计数据,2022 年全球美妆及个护市场规模达到 5365 亿美元。 尽管 2020 年行业受疫情等宏观环境不利影响,化妆品市场表现较为低迷,但随着全 球经济上行,市场消费信心恢复,行业恢复持续增长态势,预计 2028 年全球美妆及 个护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6888 亿美元,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护肤类产品市场方面,根据 Statista 的统计数据,2022 年全球护肤产品市场规模 为 1,435 亿美元,主要参与品牌包括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和资生堂等。近年来, 护肤品占比不断增加,根据 Statista 预测,2028 年全球护肤类产品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862 亿美元,2022-202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实现 4.44%,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 知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化妆品行业近几年 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即使在 2020 年宏观环境不利影响冲击下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总额规模仍然达到 3,400.20 亿元。2023 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 零售总额达到 4,141.70 亿元,同比增长 5.24%;2024M1-M10 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 品零售总额为 3,563.00 亿元,相比 2023M1-M10 的 3,291.30 亿元同比增长 8.26%。

随着年轻消费者对护肤与抗衰老意识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护肤产品的需求日 益加大,Euromonitor 数据显示,护肤品是我国化妆品中规模最大的品类,市场份额 超过一半。

据 Euromonitor 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为 2,938.1 亿元, 2015-2021 年护肤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0.55%,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护肤类化妆品市场规模为 2804 亿元,预计 2025 年 市场规模将有望发展到 3186 亿元。

从人均水平上看,目前我国消费者在护肤品领域人均支出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护肤品消费不仅远低于美国、德国等护肤品市场较为成 熟的欧美发达国家,也远低于日本、韩国等亚洲邻国。未来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护肤 消费习惯、理念的培育,差距有望不断缩小,市场发展潜力大。 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1 年我国美妆及个护人均消费支出为 62.4 美元,日、 韩消费者同为亚洲肤质,人均美妆及个护类消费支出分别是 262.6 美元和 266.2 美元, 超过我国的 4 倍。总体看来,护肤品行业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国内化妆品适用 人群、消费频次、消费金额的提升,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根据药监局统计数据,2015-2023 年,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整体保持上涨趋 势,2015 年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为 4,542 家,2023 年已增长至 5,722 家。目前,我 国化妆品生产环节已经出现一批初具规模的代工企业。在我国经济升级的大背景下, 我国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拉动上游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

新兴化妆品牌的涌现推动代工行业市场规模扩大。伴随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 以及近年来社交媒体对化妆品赛道的助力、年轻消费者对国货品牌认可度的提升均 使得我国化妆品品牌赛道参与者不断增加。新兴化妆品品牌商若选择自建工厂生产 将不得不承担庞大的资金投入,但若选择代工厂生产,品牌方可以将有限的精力集 中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包括品牌建设、渠道营销等方面,助力品牌方实现利 润最大化,由此带来化妆品代工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根据灼识咨询统计数据,2017-2021 年我国化妆品代工行业规模由 214.1 亿元增 长至 394.2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49%。未来,随着新兴化妆品牌产品放量, 此类品牌商需要依托化妆品代工厂生产线进行大规模快速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拉动我国化妆品代工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灼识咨询预计,2022-2025 年我国化 妆品代工行业规模有望从 434.1 亿元增长至 622.9 亿元,实现 12.79%的年均复合增长 率,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4、 竞争格局:芭薇股份规模成长速度较快,盈利能力相对稳定

经营规模仍有成长空间,芭薇股份成长性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目前芭薇股份 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营销资源等方面尚弱于同行业龙头公司,但作为水乳膏霜 类护肤品的 ODM 龙头,2022 年在同业公司业绩多数下滑的情况下保持逆势增长, 体现出芭薇股份在护肤品代工领域的强劲实力。2018-2023 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来看, 芭薇股份与可比公司均值水平较为相近,达到 15.24%;2024Q1-Q3 营收上,芭薇股 份、珀莱雅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 49.50%、32.72%。

盈利能力优于行业龙头。青松股份由于扩产成本较大,且新增产能无法快速释 放并形成规模效益,毛利率大幅降低;贝泰妮与珀莱雅自有品牌与渠道因此毛利率 相对较高;芭薇股份毛利率水平优于青松股份和嘉亨家化。

研发投入位于可比公司中前列。公司研发费用率位列可比公司中第一。 销售费用率方面,珀莱雅、贝泰妮为可比公司中较高水平,芭薇股份销售模式 与二者有一定差异,销售费用率相对较低。可比公司中嘉亨家化、青松股份的销售 费用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服务的客户相对较稳定,持续的获客成本较低,因此销 售费用率较低。

芭薇股份管理费用率与可比公司均值相近。芭薇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化妆品 ODM 业务,业务上与青松股份的可比性相对较强;同时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管理半径 相对可控,管理费用规模未大幅度增长。 因芭薇股份存在借款利息资本化,近年存在在建工程转固的情况,因此财务费 用比率存在一定的波动。

3、 亮点:检验检测内部化,客户为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

3.1、 技术优势:134 项专利,产品备案 13230 款,数量领先同业公司

在特色产品方面,传统 ODM 模式下,化妆品制造商向品牌方提供的特色产品主 要来源于其自身在工艺、配方细分领域的比较优势。公司除了在工艺、配方领域持 续投入外,针对特色产品的研发已经外延至化妆品原料端。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拥有 134 项专利,其中 117 项发明专利;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 28 个化妆品原料专利,均为发明专利。

2020 年以来,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在营收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023H1 核心技术产 品营收达到 1.70 亿元,占比达到 79.87%。

根据芭薇股份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妆品配方超 6,000 项,根据美 业颜究院的数据,公司生产的化妆品产品备案超13,000款,其中,护肤品备案超11,000 款,涵盖抗衰、保湿、控油、舒缓等主流化妆品功效。持续的研发投入及技术积累, 使公司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优势。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产品需求,在现有配方库中 挑选基础配方进行二次调配,即可提供多个产品提案供客户选择,大大缩短产品研 发周期。在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的化妆品行业,技术研发领域的沉淀已经成为公司 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芭薇股份发明专利与产品备案数量领先同业公司。根据美业颜究院的数据,截 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生产的化妆品产品备案 13230 款,其中,护肤品备案 11820 款,涵盖抗衰、保湿、控油、舒缓等主流化妆品功效。

2022 年,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达成合作,通过技术共享、 平台互通,深研化妆品新原料开发和应用,助力提升公司在研发端和产品端的核心 竞争力。 2023 年,“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 心护肤研究联合实验室”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正式揭牌。

3.2、 检测优势:功效评价内部化缩短上市备案周期,检测项目 1100+项

在新品上市方面,传统 ODM 模式下,化妆品制造商经营核心聚焦在配方的沉淀 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新品上市备案环节所需的功效评价测试,主要依赖于外部 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司是行业内少有的具备人体功效检测资质的化妆品生产企业, 能够从产品配方研发环节开始,对产品的质量及功效进行持续检测,新品配方调配 完成后,无需对外送检即可同步进行功效评价测试。公司通过将功效评价内部化, 能够缩短新品上市备案周期,助力品牌方打造“爆款”。 子公司悠质检测拥有化妆品检测仪器设备 200 多台/套,产品检测包含化妆品、 化学原料、香精香料、洗涤消杀类、包装材料及制品 5 大类,能够对外出具第三方 检测报告。目前,悠质检测具备检验检测能力,拥有 CNAS 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 实验室认可证书、CMA 广东省市监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化妆品注册备案 检验机构资质(含特殊化妆品人体功效检验检测)。

目前悠质的检测项目超过 1100 项,包括人体功效测试,感观评价,鸡胚试验, 鱼胚试验,细胞试验,禁限用物质测试、微生物测试、包材测试等项目,涵盖的产 品类别包括化妆品包材、化妆品原料、化妆品成品、消毒产品以及化妆品注册备案 检验等。

3.3、 客户优势:合作联合利华、仁和匠心、丸美等 1000+家化妆品品牌

公司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外市场,累计为 1000 多个化妆品品牌提供产品及服务, 与联合利华(包含:多芬、力士、凡士林等品牌)、仁和匠心、HBN、SKINTIFIC、 丸美、凌博士、纽西之谜、谷雨、红之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商建立了较为稳定 的业务合作关系。

凭借产品质量优势,获得诸多下游头部品牌商的青睐。公司坚持以品质为出发 点,品牌客户超过 1000 个,其中包括:联合利华、韩国谜尚、丸美股份、拉芳家化、 梵蜜琳、HBN、娇兰佳人、阿芙精油、凌博士、仁和匠心、朵拉朵尚等,与品牌客 户的合作案例均收获了消费者良好反响。2020 年获得中国直播电商金播奖——年度 爆品工厂称号。

主要客户合作关系稳定,营收占比逐年提升。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公司合作主 要客户共计 17 家,其中 13 家与公司合作年限超过 3 年,8 家合作年限超过 5 年,与 公司合作关系较为稳定,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2023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 合计营收达 2.88 亿元,营收占比 61.55%。

3.4、 募投项目:智能生产车间大幅扩产,订单储备情况良好

公司 2024 年 3 月 29 日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 4172.10 万元,将全部用 于智能生产车间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智能生产车间大幅扩产,以匹配在手订单储备。募投项目“智能生产车间建设 项目”建设期 2 年,对现有的化妆品产品进行产能扩充。2022 年,公司总乳化环节 产能 1.23 万吨,产能利用率 80.07%,扩产 9544.64 吨,扩产比例 77.66%,其中护肤 品(除面膜)2022 年产能 9616.12 吨,扩产 6300 吨,扩产比例 65.5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新闻

钱包送人有什么忌讳?送钱包的讲究
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2022

钱包送人有什么忌讳?送钱包的讲究

🕒 08-02 👽 4532
快速训鸟的上手方法有哪些?以下这7步方法,喜欢鸟儿的要知道
鲈鱼放冰箱里能放多久 鲈鱼放冷藏还是放冷冻
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2022

鲈鱼放冰箱里能放多久 鲈鱼放冷藏还是放冷冻

🕒 07-10 👽 864
1.80传奇魔杖哪里爆的最佳地点和技巧分享(1.80传奇魔杖在游戏中的副本具体是哪个地方掉落的)
2024 年,我最常用的 8 款小众软件
Bet体育365提款要多久2022

2024 年,我最常用的 8 款小众软件

🕒 09-01 👽 4774
万能驱动软件哪个好用 常用的万能驱动软件排行榜
365bet手机投注网

万能驱动软件哪个好用 常用的万能驱动软件排行榜

🕒 07-02 👽 6997